全面对比:超融合与传统IT架构特点和收益的区别

1.哈希算法不能实现数据存放的精准控制,所以I/O本地化无法实现;

2.软件I/O路径比较长,CPU资源消耗比较多,进一步增加了延迟。

五、超融合架构和传统架构区别有哪些?

这里挑选了SmartX的架构图用来做对比说明,更清晰一些(以下若干图都取自SmartX产品胶片)。对于真正的超融合产品,以下特性都是一致的的。如果有少量的特性差异,会专门描述。

e1

六、从可靠性角度,为什么超融合比传统双控架构更好?

用服务器构建存储,客户顾虑最多的首先是可靠性,如果需要衡量可靠性:

系统的冗余度?通俗的说就是允许硬件坏多少?

出现故障后是否完全自动恢复?

恢复速度和时间?因为系统处于降级状态下是比较危险的状态,故障窗口越小,出现整体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小。

以下给出详细的系统冗余与恢复机制对比。

e2

上表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三副本可以带来比双控更好的冗余度,代价当然就是损耗更多的容量。

管理的粒度部分,各家实现不同,有的是基于资源池设置两副本或三副本,有的厂商,比如SmartX,是以卷为单位,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一个资源池上分配不同副本策略的卷,用于不同安全级别的VM.

热备盘的处理方面,其实大部分分布式存储都没有了,而是利用已有空间进行恢复。但需要强调的是现在GlusterFS还是使用热备盘机制。

可以看出可靠性方面,超融合架构的优势非常大,但其实这里的优势都是分布式存储本身应该具备的。

七、随机性能方面,为什么超融合比传统架构更高?

超融合在性能方面的架构优势也非常明显,当然代价就是消耗计算资源,所以计算资源的消耗是检验超融合专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下给出详细的性能机制对比。

e3

性能相关的特性中,多节点并发和性能扩展依旧是分布式存储带来的。而数据本地化是超融合架构独有的,分离式的架构无法实现,当然代价就是计算资源的占用。SSD是即使传统架构存储都会使用的,但双控无法发挥SSD的性能。

比如EMC Unity 650F,8:2 8K混合随机读写性能最大27万IOPS,而对于类似Nutanix、SmartX等性能比较好的超融合产品,一个节点8:2 8K混合随机读写很容易达到3万以上IOPS,通过线性扩展,10个左右节点就可以达到EMC Unity 650F的最大性能。而10个节点只是非常小的用户规模。

八、可扩展性,为什么超融合比传统架构更好?

可扩展性是分布式架构的最大优势之一,当然扩容后的数据自动负载均衡效果并不是必然的,要看厂家的产品化程度。

以下给出详细的系统可扩展性对比。扩展性方面的优势,依旧是分布式存储架构带来的。

九、部署运维,超融合和传统架构哪个更简单?

超融合架构运维的简化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以下从几个角度进行部署与运维对比。其中部分优势是分布式架构带来的,比如只维护标准商用服务硬件,而使用超融合后,可以进一步减少硬件的需求量。

e4

十、超融合为什么更省钱?

说法在网上很多了,但以下这个实例可能更精准和量化一些,可以对比使用成本。这里没有包括人员维护成本,续保等费用的成本等。人力成本方面,去掉专业存储运维就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人员开销。根据实际经验值,采用超融合在人员投入至少减少50%.采购成本,超融合产品一般可以做到传统架构70%.

以下给出使用成本与收益对比实例。

e5

十一、有哪些场景不适合超融合?

超融合适合于各种虚拟化的场景,但不适合裸金属服务器。所以有一些重负载的应用,在虚拟化都不用的情况下,自然不会考虑超融合。另外,超融合的架构模式决定了计算和存储资源应该均衡增长,否则就不是非常适合,比如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