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带给国防动员哪些机遇?

而要管理运用如此海量的数据,首先要解决存储问题。《大数据》一书的作者涂子沛说,如果把2013年全世界预计将存储的数据总量全部记在书里,那么这些书可以覆盖整个美国52次。如果将这些数据存储在只读光盘上,这些光盘可以堆成5堆,每一堆都可以伸到月球。为存储数据,百度公司的服务器已达30万台,阿里巴巴集团的服务器上万台。各地国防动员系统要做到这一步显然不切实际。

国防动员大数据存储在哪里?马银波认为,国家要有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作支撑,各省(市、区)也要加强国防动员数据中心建设。同时,尽快制定国防动员数据中心建设标准,统一数据格式、统一功能架构、统一编码规则、统一运行标准,确保平台功能即配即用、潜力数据实时“装入”、潜力资源实时掌握。

他告诉记者,这方面,美军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美军的信息系统,运行的数据中心超过772个,服务器超过7万台,有约700万个计算机终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局正着力推进大数据辅助决策,以汇集传感器、感知能力和决策支持建立真正的自治系统,实现操作和决策的自动化。

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主要是加强应用规则研究和分析能力建设。”国防信息学院李锋锐副教授告诉记者,“大数据的实质是研究探索‘海量数据’间的相关关系,从而作出正确的趋势预测和分析判断,其核心是按照动员能力生成机理和规则,实现动员对象、动员需求的最佳匹配。应用规则越具体,动员预测就越精确,动员效能就越高。要深入研究动员主体、作战需求、动员对象之间的作用机理,建立完善国防动员大数据分析模型,提升动员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加快建立国防动员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平台,围绕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语义引擎、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研究开发分析海量动员数据的计算技术和软件工具,精确分析处理大数据的硬件环境和软件模型,实现动员大数据从数据优势向决策优势、行动优势的转变。”

另外,国防动员“大数据”数据模型复杂,数据结果抽象、价值密度低,要求动员机构具备“大海捞针”的挖掘本领,快速分析和处理海量数据。以视频监控为例,不断的监控流中,有重大价值者可能仅为一两秒的数据流,360度全方位视频监控的“死角”处,可能会挖掘出最有价值的图像信息。对此,美国国防部一名官员指出:“如果我们能够帮助指挥官将几个小时的视频降至最关键的30秒的视频,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如何保护国防动员

大数据的安全?

大数据的巨大价值也意味着巨大安全风险。如果管理不好,则会助长对一国秘密的窃取和对公民隐私的侵犯。

首先要强化“数据安全”意识。和治伟说:国防动员大数据散存于经济社会生活之中,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更加网络化、信息化。各级动员机构不仅是大数据的受益者,还是动员数据安全的保护者。所以,国防动员人要强化数据安全意识,在加强数据管理运用的同时,把数据安全防护摆在重要位置,加强数据“风险管理”,不断提高数据安全管控能力。

其次是提升大数据运用能力。目前各地都在加紧培养大数据人才。今年3月,贵阳市观山湖区人武部依托辖区某大数据服务公司组建了贵州省第一支民兵大数据动员支援分队,在大数据领域探索铸造新质力量,成为贵州“国防动员云”的重要支撑;5月,贵阳警备区在该公司大数据培训中心成立了国防动员大数据人才培训基地,为“互联网+国防动员”提供人才支撑。

和治伟建议,还可以广泛开展数据普及教育,将数据理念、数据知识纳入国防动员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开设国防动员大数据教育课程,不断提升国防动员系统运用数据的能力。马银波认为,可以成立国防动员大数据研究发展中心,增设国防动员数据参谋、工程师岗位,建设一支专业队伍。

李锋锐提出加紧出台国防动员大数据运用法规制度,确保国防动员大数据运用有法可依。他说,可以重点明确各级各部门报告动员数据的义务和保密要求,确保动员数据报送效率和准确程度;明晰国防动员大数据运用的主体、监管责任,优化报送渠道,防止数据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