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6亿美金背后:商汤加速裂变

“商汤就是把九阳神功做成底层技术,重新定义刀、棍的练法,提供给行业,然后耍刀的继续练刀,耍棍的继续练棍,但都有更多进步。”徐立解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强壁垒,同时为行业提供了武功,而非树敌。商汤定位是赋能百业。

这种定位,好比汽车界的博世和芯片界的英特尔和高通。

但九阳神功没那么好练。有段时间,在知乎上,有前员工评价商汤研究人员太多了,不是做商业公司的节奏,技术到产品的转化不够及时。

创业初期商汤经历过各种困难,后来在牛奎光牵线下,商汤获得浦发硅谷银行的一笔数千万元的贷款;任泉旗下StarVC“雪中送炭”地投了A+轮。靠这两笔救急钱,商汤筹建工程化部队,打市场。

直到2016年底,人工智能概念持续升温,市场涌现大量人工智能技术需求,商汤技术落地才在多个行业爆发。

落地之难

在规模商业化面前,技术优势并非一把万能钥匙。在人工智能新领域中,初创企业在商业化早期都走过弯路。

商汤联合创始人、001号员工,清华毕业生徐持衡回忆,2014年,刚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商汤,先做了一款“软件开发包”当做产品方案推广。但当他们接触到中国移动、银联和借贷宝时发现,“对方提出的需求原来不完全与技术强相关,是技术衍生出来的一个应用方式或功能点。”

在走向市场过程中,从技术思维转变为产品思维,是商汤团队的挑战。

与借贷宝的合作,是商汤思维转变的一大开端。一开始,这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对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注册和身份认证的功能非常满意。但半个多月后发现,有黑客通过非法获取的身份证数据及照片,攻击系统获得线上推广活动补贴。

攻击方式千变万化,有将照片做成Gif动画来混淆人脸;有将照片眼睛部位掏洞,做成一张眼珠会动的“人皮面具”。

但商汤技术团队能快速更新算法,两三天内就灭掉新攻击方式。攻防战打了将近两个月后,商汤几乎把市面上所有攻击方式都防御住了。

商汤联合创始人、负责工程团队的杨帆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两点经验:一是要有服务客户的心态,跟客户一起进行产品的快速迭代;二是一定要保持强有力的人工智能原创研发能力。

在过去电脑病毒的防御时代,每出现一种新的攻击手段,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来解决。但得益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快速迭代优势,如果引擎足够强大,只要有数据,再配上强大的超算能力,可能一晚上就能解决问题。这种速度,跟基于专家知识的算法设计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2016年上半年,商汤想将这种线上人脸识别注册和身份认证方案,推广到整个行业市场。当时,其他竞争对手都拿不出一个足够好的防攻击方案。在早期跟借贷宝的合作互动中,商汤累积了关键技术和数据。得益于此,两年后商汤占据了70%的市场。

绑定头部客户在行业落地中创新,已是商汤的一个成熟打法。2017年,商汤与深圳公安局启动了城市规模化安防应用,将城市中几千甚至上万个摄像头的视频放在一起,在必要时查找某个特定人员在过去3个月中的城市轨迹数据。

与中国移动、银联和借贷宝的合作,是商汤从技术思维转变为产品思维的开端。

商汤与中国移动合作的采用人脸识别注册和身份认证的设备

图为商汤与中国移动合作的采用人脸识别注册和身份认证的设备。摄影/王海森

过去,行业只能做到对1个或10多个摄像头的视频查询。它对技术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深圳公安局将未来三五年的需求与商汤技术进行结合。当这个产品打磨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进行标准化,推广到全国其他大型城市。

商业规模化的摸索还在继续。在传统软件行业,目前已形成三大游戏规则:卖产品、卖服务、同时出售产品与服务。但在新生的人工智能领域,还呈现着一种混沌状态。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提供的东西是无形的,它本身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实现方式,并非具象的产品。”为商汤组建商务团队的副总裁柳钢解释。

是提供一项通用技术,还是打造一个能够囊括不同组件的产品,或是衔接不同算法不同行业的底层平台?在早期,团队也曾进行头脑风暴,但没有得出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