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陈英:积极推动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信息资源的新型计算模式,是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等技术不断发展演进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共同形成的产物,是信息技术融合趋势、网络化趋势、服务化趋势的具体体现。云计算提出以来,业界有关云计算的定义和认识并不统一,但不可否认其背后孕育着巨大的产业机会。

云计算可以按照用户需要动态地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带宽、软件等资源,具有可动态扩展、使用成本低、可管理性好、节约能耗等优点。在互联网环境下,云计算将不断催生新型的产业和服务,带来业务类型和营运模式的巨大改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各国发展信息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将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 陈英

云计算发展现状及对产业的影响

(一)云计算发展迅速,对产业格局将造成重大影响

云计算被认为是继大型机、个人计算机(PC)、互联网之后,又一个能够对产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的新型计算模式。云计算出现的时间虽然较短,但发展非常迅速,其应用已从数据托管、网络数据存储扩展到在线办公软件、在线企业管理软件等领域。据Gartner公司统计,2009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为563亿美元,增速为21.3%。多家机构预测,到201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

未来几年,云计算将对包括计算机芯片、服务器、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在内的信息技术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产业格局将面临重新整合。

(二)云计算关键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少数企业具有先行优势

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等传统软件技术和网络编程模型、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和虚拟化技术等新型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软件技术处于云计算技术的核心,是云计算的灵魂。

谷歌(Google)、亚马逊(Amazon)等跨国IT企业在云计算领域具有较为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并在SaaS、PaaS、IaaS等方面加强投入,其技术和产品已较为成熟,开始商业化应用,用户也在快速增长。

(三)多个国家争相出台规划、措施,抢占制高点

各国政府对云计算给予了高度关注,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推动云计算的发展和应用,力争抢占云计算发展的产业制高点。

一是制定战略规划,明确云计算发展方向和应用重点。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9月正式启动云计算计划,旨在降低基础建设成本和减少政府信息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二是明确管理机构,完善政府和民间合作的推进机制。美、英、日、韩等国分别明确了云计算政府管理机构,推动云计算发展。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和引导产业快速发展。美国通过大规模的政府采购来助推产业发展。日本通过15.7亿元人民币的电子政府云建设来推进产业发展。四是支持技术创新,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美国政府2010财年预算中明确提出支持建设“最优化通用服务和解决方案/云计算平台”。日本通过“加速重要研究开发”、“强化研究开发的基础系统”等预算项目支持云计算研发。韩国将云计算技术研发列为战略重点,投资3.49亿元人民币用于关键技术的研发。五是政府率先垂范,开展云计算应用示范项目。美英日韩等国在政府部门积极推广云计算应用,以减少支出,提高服务效率,为云计算应用推广提供示范。六是推动标准研制,规范应用和市场发展。目前,各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积极开展云计算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如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云计算互操作论坛(CCIF)、云安全联盟(CSA)等。ISO/IEC在JTC1 SC38(分布式应用平台和服务分技术委员会)下成立了云计算研究组,我国积极参与并承担了该研究组秘书工作。

(四)国内企业积极布局云计算,政府加大云计算的投入

根据计世资讯提供的数据,2009年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收入达到356亿元,比2008年增长36.9%,并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国内多家企业在积极制定云计算发展战略,部分企业已开始向市场推出云计算服务。百度近几年专门成立了几百人的研发团队,从事云计算中分布式计算等核心技术方面的研究。联想计划通过云计算将企业从设备提供商发展成为“设备+服务”创新的领先企业,实现战略转型。阿里巴巴成立了专门从事云计算的阿里云计算公司,并在南京市筹建国内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

各地政府也纷纷投资建设云计算中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政府已投资建设的云计算中心超过10个。但这些云计算中心多为国外企业主导建设,采用的软、硬件设施也大多采用国外产品,而且由于缺乏应用,利用率并不高,部分甚至处于闲置状态。

“十二五”期间,“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将面向互联网数据密集型计算与应用的需求,支持新型网络计算操作系统、新一代搜索引擎与浏览器、网络化应用支撑工具、智能海量数据资源中心等新型基础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积极构建新型网络应用模式的基础平台,支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网络应用,重点培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型企业。

我国云计算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战略性规划布局,存在重复建设情况

由于云计算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在云计算领域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以至于目前云计算发展缺乏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各部门缺乏政策协调机制,地方政府纷纷上马云计算项目,投巨资建设云计算中心,不少IT企业也纷纷加入到云计算中心的建设行列。云计算还在发展初期,这种一哄而上的投资热潮,势必带来重复建设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有可能造成昂贵计算与存储资源的浪费。

(二)尚未掌握核心技术,与国际大型企业存在差距

虽然国内许多IT企业也在积极参与云计算,但对云计算核心技术的掌握和积累有限,在网络编程模型、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和虚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上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链不健全,服务模式尚在探索。国际上,谷歌、亚马逊等企业利用雄厚的技术优势及资本优势,已开发出了较为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率先开始产业化。在核心技术方面我国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产业发展受影响

目前云计算在国际上已成为标准化工作热点之一,但多个标准化组织互有交叉和重复,云计算标准还处于草案规划阶段,国际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云计算标准体系。国内云计算的标准工作虽已启动,但还处于起步阶段。抓紧推动标准的研制工作,有利于规范和指导我国云计算技术和服务的发展,为促进我国云计算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缺乏有效应用实践,用户信心不足

虽然国内许多地方政府和IT企业都在开展各种云计算活动,但还缺乏成功的应用实践案例。用户对云计算缺乏足够信心,这对拓展内需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五)法律制度和市场环境生态环境不完善,不利于云计算健康规范发展

云计算会将大量的用户数据进行集中存储管理,因此会牵涉广大用户的利益,涉及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以及服务可用性和持续性等多方面问题。因此,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市场环境来保障信息安全和服务质量。而目前我国在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在企业资质、服务纠纷、信用水平等方面的政策和监管力度也相对滞后。市场环境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云计算的发展。

推动我国云计算健康发展的思路

云计算顺应了当今全球范围内整合计算资源和服务能力的需求,是当今国际信息技术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推动云计算健康发展既要努力抓住发展机遇,也要冷静应对,着眼长远,统筹布局。为加快我国云计算创新发展,推进云计算产业建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0年10月18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并逐步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的试点示范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推动云计算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一)加强战略研究制定,合理规划布局。

根据云计算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我国产业发展情况和应用需求,加快研究制定我国云计算发展战略,开展云计算规划工作,统筹指导云计算健康发展。加强宣传引导、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避免盲目跟风和重复建设,推动云计算健康理性发展。

(二)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创新发展。

根据我国产业基础、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需求,充分利用产学研用资源,加强对网络编程模型、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海量数据处理技术和大规模机群管理技术等云计算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的研发。通过“核高基”重大专项、电子发展基金等手段,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研发活动和应用试验,推动建立云计算研发、实验和产业化应用平台。

(三)加快云计算标准推进工作,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产学研用联合”的原则,积极开展云计算技术以及服务的运营管理标准制定工作,构建云计算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云计算标准制定领域的参与度。一方面在研究梳理国际云计算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我国云计算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以ISO/IEC JTC1 SC38(分布式应用平台和服务分技术委员会)为依托,积极参与和推动云计算的国际标准化相关工作,以促进国内标准工作与国际工作的协同开展。

(四)开展应用试点示范,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积极开展云计算试点示范工作,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地方和领域开展云计算应用试点,通过示范工程总结提炼经验,完善关键技术,探索商业模式,提升用户的接受程度和信心,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五)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链。

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兼并重组、集中资源,围绕云计算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加强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提高创新水平,增强竞争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云计算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打造云计算产业链,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带动云计算产业发展。

(六)加强行业监管和环境建设,规范市场行为。

加强对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管理,提高企业诚信水平和服务质量。结合云计算应用的特点,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积极推动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不断完善我国云计算发展的产业环境。

(本文为陈英副司长在中国云计算标准化研讨会上做的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