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屏背后的无奈:数字化时代如何自我展现

曾几何时,我初到你家做客,在你屋内轻轻踱步,漫不经心地翻看你的收藏,书籍、唱片和录像带:我就可以读懂你了。

床头或是茶几上参差不齐地码放着的书和唱片,几乎有点摇摇欲坠;玻璃柜里密密麻麻地陈列着的家庭录影带,就犹如“大部头”书书脊拼成的一面墙:这就够说明一切的了。它们在告诉我,你热衷于那些拖泥带水的爱情故事,或是神秘莫测的经文禅语;它们在提醒我,可以要求你在晚餐时播放自由派爵士音乐,享用餐后甜点时就着黑人灵魂乐,结束时再来上一段Philip Glass的乐曲。玻璃柜里的物件会提示我,晚餐后,是看会儿电影读会儿书,还是来几把21点。

这一切又都是主人愿意公开的:一本本书在包书皮里呐喊,一张张唱片在磨得发亮的外壳里喃喃述说,而正是它们,联袂解读了主人的个人历史。

曾几何时,我初到你家做客,这一番游历是必做的。是的,当我潜心于“游历”,和主人家的聊天会变得有一搭没一搭。请不要误会,我绝不是存心置你于不顾。要知道,你家的书架、唱片架不是手术室里那些冷冰冰的金属设备,而是带我进入你内心世界的桥梁。在那个世界,各种演员粉墨登场,每个人都激情四射;在那个世界,我受到邀请,或静静欣赏,或上台交谈。

是的,我知道,这些或多或少是你在考量之后的刻意之为。这跟卖房子前家装陈列师试图淡化你居家风格的工作恰恰相反,书和唱片适当地显露了你熟习的审美品味。比方说,前厅若挂着Foucaults和Derridas两家哲学家的肖像,可能反映了你的某种恐怖趣味——不管你承不承认,它们就在那里,并引来我的质疑,或是相同情趣的赞许。

如今,这一切变了:唱片破了,书散了,一切都消失了。忘却了,遗弃了,取代了。

取代它们的,正是Gorilla玻璃制成的炫亮的电子屏;这些触屏试图带给你由触觉控制的“饕餮盛宴”,而仅在屏幕上留下些隐约可见的指纹。这些默言的冰冷的触屏除了说明你可能拥有一笔文化财富,就不会透露你更多的个性了。它们就像一道厚实的墙,一扇紧锁的门,滴水不漏。

现在,我必须要向你申请“游历”你收藏的音乐,电子书和游戏了!来吧,请告知密码或者帮我解下锁先。当我斗胆提出这一申请——因为触屏背后展现的珍贵数据可能已超越媒体文件收藏的范畴——你应该知道,一旦帮我打开锁住的触屏,你的通话记录、短信、电邮、社交网络都会一览无遗。是啊,我们的生活,虚拟的或是现实的,都存在在这个小小的触屏里,你敢自掘坟墓,把它交给我吗?!

现在,个人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小,Google渗透的领域却变得越来越大;自我的记忆和思维竟能萎缩到一台小到可以装进口袋的机器就足以承载。这台机器并不能代表你取自全人类智慧的个人审美,而仅是一个高科技品牌文化的烙印。

各位不要误解——其实我也钟爱着这些电子设备,期待着新的本土产品,或是舶来品。可我还是忍不住想说,我们可能会得不偿失;于是,我们还是找找别的玩意儿来展现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