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有云服务争战 劲刮网络风
两大阵营间的格局变数
中国公有云的未来发展空间之大、增速之快的确令人浮想联翩,尤其是云计算被纳入“十二五规划”之后。根据IDC今年5月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在2016年将达到24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为38.6%。其中在企业最需要的云服务类型中,平台即服务PaaS的需求占比最高,达43%;其次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占比为36%。
如此大的市场蛋糕,推动了各大厂商的实质服务的落地,以及战略布局的动作,比如微软携手世纪互联、IBM借道首都在线等等。从产品方案上看,微软发布的Windows Azure平台,通过多层次的业务框架,实现了全方位云服务覆盖;而IBM似乎集中在大型企业的IT解决方案层更多一些。
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云服务则更相对倾向于中小创新型企业的存储和架构服务,以扩展和延伸已有的网络业务和生态链条。例如阿里云的“聚石塔”服务主要针对电商生态圈,百度云和新浪App Engine的服务对象大部分都是小型创业团队甚至个人开发者,腾讯的相关服务则直接针对自家开放平台上的大部分游戏开发商等。
从所针对的客户群来看,传统IT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这两大阵营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中的碰撞和交集目前并不明显。从某种角度说,互联网企业阵营还尚处配角地位,其云服务的可靠性、稳定性方面也稍显逊色。然而,互联网企业的云战略和实施,因为关系着中国数量最大的中小企业的业务创新和转型发展,其受关注程度会越来越高。假以时日,让我们随时期待这两大阵营间的格局之变。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