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泡沫:巨头进场才能彻底催熟产业

[导读] 智能硬件的概念被极大地泛化,虽然未来发展存有潜力,但是市场或迎来一次小低潮;多种因素导致智能硬件行业存在泡沫,未找准用户需求是首要原因。关键词:

智能硬件智能手表

1.智能硬件的概念被极大地泛化,虽然未来发展存有潜力,但是市场或迎来一次小低潮;

2.多种因素导致智能硬件行业存在泡沫,未找准用户需求是首要原因;

3.巨头入场,虽然会导致产品趋于同质化,但是有利于行业标准制定和市场催熟,更何况平台建设也需要巨头的推动。

1%的中国人可能购买智能手表

谷歌用Android Wear给出了它认可的智能手表的样子,并给出当你一天掏125次手机时就会想要这样一个设备的结论时,你是否考虑买上一个试试看?

如果你在今年买了一块,恭喜你有可能引领潮流。分析机构NPD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有1200万块智能手表将由中国消费者购买,接近中国总人口的1%.不过,与你手上的时尚腕表相比,它也许只是一块缩小尺寸的手机,串上了一条不怎么名贵的链子。

生产它的厂商可能来自深圳某个不知名的加工厂,而产品设计可能被很多厂商共用。在卖给你之前,有人给它起了个洋气的名字,或在众筹网站露下脸,或者了个知名投资者给产品做背书。

这就是智能硬件市场的现状:一个先锋的想法,不太成熟的市场需求,被高估的市值,和一群怀揣梦想或盲目跟风的创业者。好在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已经入场,行业重塑或将开始。

市场格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虽然2012年谷歌眼镜着实火了一把,但是2013年才是消费者能够看到可穿戴进入市场的一年。今年,可穿戴设备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主要仍集中在健康和通信领域。

此外,汽车可以被看做是放大了的或者是把人包起来的“可穿戴”设备。2007年国家开始政策扶持,无奈受制于与技术水平和网络的问题,车联网在2014年才有了新的发展,在“端、管、云”三大系统上得到了质的飞跃。

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分析机构或从业者可以准确地给出当前的市场规模判断。其原因是智能硬件的概念被极大地泛化,一些联网设备或是改变了形态的终端产品,也以“智能硬件”的名义重新包装宣传。

因此,只能综合多方分析机构的预计得出如下结论:2014年使用中的可穿戴设备数量将达到1.83亿部,同比增长100%.到2018年,全球使用中的可穿戴设备将达到5.61亿部。

智能硬件泡沫:巨头进场才能彻底催熟产业

值得警惕的是,这一市场短期内或出现泡沫爆发。与此前的DVD、LCD电视、智能手机等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类似,因为巨头的入场,产品价格和利润空间会进一步压缩。泡沫释放的空间被锁定在2016年,市场会急剧降温,但2018年后市场会再度回到增长,爆发期却不会再出现。

泡沫成因:需求不准确,摸石头过河

虽然十多年前一些产业先锋曾把MP3做成了眼镜的样式,但目前这一批智能硬件风潮兴起于苹果将出智能手表iWatch的传言之后。与此前不同的是,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对于其他设备的“智能化”普遍热衷。但是这个产业概念先行也将导致泡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