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国力量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人工智能:从科幻到现实

  1956年在美国举行的达特茅斯会议,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在这次会议中,人工智能(AI)的概念被正式提出:“让机器能像人那样认知、思考和学习,即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参加这次会议的科学家开始在科研领域致力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但受制于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当时人工智能的进展有限。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纽约时报》开设专栏,对人类半个世纪后的科技生活进行预测。他预言:“到2014年,机器人有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把人类从琐碎的家务中解放出来,人们只需头一天晚上对机器做出设置,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直接享用现成的美味早餐。”

  我国计算机仿真与计算机集成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认为,人工智能最近60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人工智能力图模拟人类智慧,但是受过分简单的算法、匮乏得难以应对不确定环境的理论以及计算能力的限制,这一热潮逐渐冷却;20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的关键应用——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得以发展,但是数据较少,难以捕捉专家的隐性知识,加之计算能力依然有限,使得人工智能不被重视;进入20世纪90年代,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进入新的快速增长时期。

  李伯虎说:“当前,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的信息新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催生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次人工智能新高潮的最大特点是企业引领。”

  确实是这样,在国际上,谷歌、IBM、亚马逊等各自展开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谷歌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在围棋领域的“人机大战”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我国,阿里巴巴、华为、百度等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也各有建树。比如,在中国,“人脸识别”这一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多家公司的刷脸支付产品中被广泛应用。

  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表示,新一轮的人工智能浪潮由企业带动,目前多国已关注到人工智能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大了对人工智能研究的资助。

  2016年,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成立了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分委会,先后发布了《准备迎接人工智能的未来》《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规划》《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三份报告,深入考察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将会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美国的三大应对策略。

  英国于2016年制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战略规划,发布了《人工智能:未来决策制定的机遇与影响》报告,希望成为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系统研究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在中国,“人工智能”被写入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在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及中央网信办四部委联合下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支撑各行业领域‘互联网+’创业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面向2030年的人工智能规划即将出台,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与开发将进入顶层设计后的系统推进阶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表示,我国对智能城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等领域的研究需求与日俱增,“我国已在这些领域实现了信息化,现在迫切需要智能化”。

  中国人工智能论文引用量排名数一数二

  作为典型的前瞻性基础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得到了我国基础研究最主要的支持渠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持续关注和重视。自然科学基金较早地做出了前瞻部署,聚焦重点问题,资助了大批探索性研究项目,培养了一批基础研究队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1986年成立起就开始在机器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人工智能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图像与视频处理等多个领域支持科学家自由探索,持续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专门针对人工智能领域开设相关学科代码,对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细致划分和规划。在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领域,基金委设置了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智能Agent的理论与方法、智能搜索理论与算法、智能系统及应用等申请代码,意在鼓励科学家在这些前沿领域展开自由探索,进一步夯实人工智能的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