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能手表:巨头混战 取胜有道

  1. 有限增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中国每年新生人口约为1600-1800万,2010年以来0-14岁人口始终保持在2.2亿左右。对于任何一款儿童产品,它主要针对的都是该年龄段的消费人群,即使有二胎政策的拉动,消费人群的数量基本稳定,增量有限。

  2. 阶段性消费。对于同一个家庭来说,过了这个阶段再消费的几率非常低。不能持续性消费,对于企业来说就意味着需要不断教育新的消费人群。

  3. 两层用户。两层用户主要指购买者和使用者不是同一批人群。尤其是智能儿童手表,如果满足家长的需求,会更看重定位和通话功能,反倒希望弱化娱乐。对于儿童来说,外观好看和产品好玩却是核心关注点。究竟应该更满足谁的需求,也就意味着产品定位的差异。

  目前,市场中的领头羊品牌基本满足的是家长的需求,兼顾孩子的需求。从家庭的角色分工来看,硬件产品大多的购买决策者为男性。但智能儿童手表的购买者会有一定母亲购买的比例。基于以上发展环境、技术条件、用户特征、产品特点等因素,HCR慧辰认为,智能儿童手表想要在一大批品牌中拔得头筹,应有以下考虑:

  1. 长期布局,打造品牌。

  追求短期效应,比较难成就这个市场。当然,可以考虑追求有限时间内的现金回报,也可以考虑做长期的品牌打造。最难做的市场就是需要不断的从零教育新的消费人群,比较可以依赖的力量是品牌。塑造或借助已有品牌的影响力是必要的手段。

  2. 真正做产品,考虑联动效应。

  智能儿童手表终究还是一款硬件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真正的需求,而是从其他噱头去展现价值,很难成为一款好的产品。相对来说,有供应链管理和硬件生产实力的企业更容易在智能硬件领域打造一款优质的产品。受目标消费人群和产品特点的限制,智能儿童手表较难成为一款独立的核心产品,但可以作为企业战略布局中的一款产品,与其他产品联合发展。比如,现阶段可以考虑+家长智能手机或其他可穿戴设备的各种互动模式和内容服务等。

  智能硬件一定不是一个短期就能看出谁优谁劣的市场,它的价值会随着物联网和智能+的发展越来越显著。只有那些有决心在这个市场有所为的企业才可能迎来真正的智能产品/服务市场。

  如果智能儿童手表只能以“安全”作为价值和卖点,不只是硬件本身发展的悲伤,更是公共服务的哀伤。毕竟我们都不想看到一款智能硬件产品最后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玩具,更不希望看到每个儿童需要有一块智能手表进行定位作为安全保障才能无恙地成长在碧海蓝天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