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智能手环来说,健康管理到底是不是一张好牌?

  “这(手环)是个心脏监测器,可以监测你的心率和血压,你平时要注意,当它亮黄灯时,就需要赶快来医院。”

  2016年底,王家卫与张嘉佳携手推出电影《摆渡人》,片中梁朝伟饰演的男主角因身体状况不佳又不愿定期来医院,大夫不得不给他戴上了智能手环,以便提醒他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懂行的人会对这个场景习以为常,智能手环做到这个功能不奇怪。不懂的人会有很大疑问:为什么心脏监测器是一个手环?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智能手环产品定义的诘问,为什么健康管理会成为智能手环的必选项?

  “洋向导”带的路,是不是一个坑?

  这里需要简单回顾智能手环的发展历史。智能手环发展有7年左右时间,“鼻祖级”企业Jawbone和Fitbit,从产品线来看,前者类似苹果聚焦高端,后者则是拉长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诉求。2011年Jawbone UP一代面世拉开了智能手环的序幕。2013年Fibit发布功能相近的智能手环Fibit Flex,掀起全球智能手环发展高潮。

  Jawbone推出的第一代产品并不美观,有跟踪用户日常活动、睡眠情况、饮食习惯等功能。而紧随其后的Fitbit,本身就是做健康类智能硬件。两个创始品牌赋予了智能手环独特的产品定义,也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品牌定位效果,似乎是不支持的健康管理就是不是智能手环,中国的跟对着基本是按照这个逻辑来做手环的。在功能以外,大部分智能手环的产品外观及营销包装也处于跟随状态。

  很少有人思考?为什么一个手环要有健康管理的功能?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吗?

  一出生就集资本、市场、人口基数等红利于一身的Jawbone,在去年寻求卖身无果之后,在今年初宣布退出可穿戴市场。而已经成为龙头企业的Fitbit,在今年5月初发布了最新财报,2017年第一季度Fitbit只卖出300万台设备,相比2016年的480万,大幅下跌37.5%

  “破局者”的疯狂与将要到来的尴尬

  国内市场在2014年最为繁荣,百花齐放,在淘宝搜索智能手环类产品,有200多个品牌存在,而从京东按价位段分布结果来看,400元以下的款数占比达到70%,这不是Jawbone和Fitbit的价位市场。而且从销量占比来看,会更多。可以认为,国内智能手环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

  以如此低的价格做健康类智能硬件,而且还想赚钱,恐怕很难,除非健康管理只是噱头,事实就是如此。

  首先从产品定义层面认识到这一点并实现破局的是小米。79元的小米手环是肯定做不好健康管理的,而从网络上曝出的小米手环成本结构来看,仅有40元左右,让消费者对其健康管理也没有那么高的预期。

  分析小米手环,在产品定义上还是比较用心的。首先解决了一般手环的续航问题,作为一个装饰品,做到一个月充一次电应该是基础,而一般情况下,28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小米手环是冲着改变用户习惯去的。

  改变什么习惯?这涉及到小米手环的产品定义,小米手环要做的是手机配件,来电提醒、闹钟和身份识别(解锁及免密支付),分别针对漏接电话、闹钟吵人和身份认证麻烦这三个痛点,配合智能手机,确实有“用”。还有两点值得一提,一点是作为装饰品,低廉的价格是符合预期的;另一点是以低廉的成本,让用户对自己的运动量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打破对健康管理的产品定义后,破局者小米手环迎来了告诉发展,2014-2016年每年的销量大致为110万支、1200万支、1600万支,2017年一季度更是超过Fitbit,从销量角度成为全球智能手环第一品牌。

  这个第一的尴尬之处在于,是因为对手下滑厉害才有了自己排名的靠前。小米手环一季度出货360多万部,同比少了3.3%,市场份额也从17.9%下跌到14.7%。这背后值得思考的是,小米手环的优势是不是在逐渐消退?

  第一,小米手机销量的下滑,致使小米品牌受到怀疑,同样将影响到小米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