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将走向何方

  每个互联网大佬都心怀“大数据”的美梦。“软件+硬件+云”几乎是所有可穿戴系的标配,怀揣大数据梦的大佬们其实惟独想拽走那朵“云彩”而已,并希望它只飘在自己的头顶上。未来,可穿戴设备最可能大有作为的也许是在医疗健康和安保领域。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希望实现的莫过于:机器和技术隐形,科技真的能够使生活更美好。

  《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1995年曾经预测:“硬件和软件必将统一融合进穿戴设备中……未来数字化服装的材质可能是有计算能力的灯芯绒、有记忆能力的平纹细纱布和太阳能丝绸,我不必再携带笔记本电脑,而是把它穿在身上。”如今,这样的愿景仿佛正在到来。

  成为时尚的可穿戴设备

  2013年被称为“可穿戴设备元年”。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可穿戴设备大致可分为七大类,包括可穿戴照相机、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活动跟踪器、3D动作追踪器和智能服装。近来,外型时尚酷炫、价格在千元左右的运动手环,在中国市场掀起佩戴热潮,如可跟踪睡眠质量的JawboneUp手环,可记录睡眠时间、跑步距离、走路距离以及听过的音乐和看过的视频的索尼Core手环……

  记者的朋友小Z就拥有一款从美国邮购的JawboneUp手环,那个糖果色、会发光的塑料圈通过蓝牙设备与手机相连,可以计量人每天的运动量,也可以根据人入睡后的手部动态来测量深、浅睡眠时间,还可由手机设定闹铃,在人处于浅睡眠状态的时候以震动的方式将人唤醒。美中不足的是,在小Z得知那些关于自己深、浅睡眠时间的数据后,手环本身并不能帮助她改变睡眠状态。

  提供认知,但未必能帮助改变,这也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大多数可穿戴设备面临的局限。对此,小Z告诉记者,网络上有专门的该产品论坛,她和一大群这一品牌手环的使用者会经常在论坛里交流、分享使用体验,以及改善睡眠的各种方法。“因为你有前前后后的测量数据,所以可以进行各种方法的试验,比较后得出对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她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前景信心满满。

  产品尚处同质化状态

  在消费者正投身热潮的同时,IT厂商们却在为同类产品的竞争而伤脑筋——同一形态或相同功能的可穿戴设备,难以突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面临的同质化。总结眼下市场上几款品牌智能手环的核心功能,基本为:监测运动+监测睡眠+其他几个可有可无的功能。此外,还有应用缺乏、电池续航时间短、弯曲类玻璃屏幕制作存在材料和技术工艺方面的困难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有消费者抱怨智能手环的外形不贴合手腕,也有人抱怨塑料材料引起皮肤过敏。

  徘徊在市场边缘的消费者质疑: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眼下还说不清,再附加上可穿戴设备,人的健康真的不会受到影响吗?就这一问题,记者特地请教了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教授胡波。胡波介绍说,智能手环是通过传感器把脉搏压力、温度等身体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磁波发射给手机等数据终端。因为发射距离短,所以信号强度比手机接收和发射的一般信号要弱,辐射相对也就更弱。心电测量仪之类的设备是通过芯片接收心脏细胞产生的微弱电信号,该过程中并不产生电磁波。脑电波测量也类似。

  试水可穿戴,意在大数据?

  对人体健康虽然暂未显示太大的影响,但可穿戴设备的意义却面临争议。从智能手机时代开始,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开始跨越工具的范畴,正越来越深地嵌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与世界接触的方式。使人类患上“工具依赖症”的现实,也正引起人们的忧虑。“事实上,测睡眠最有效的方法是测量脑电波,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测手的动态。从技术上说,它也不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但问题是,普通人,你要知道自己的睡眠数据干什么呢?大多数人估计也不会愿意睡觉的时候脑袋上被扎个‘紧箍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仇子龙研究员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