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报告

  Fitbit强势登陆美国纽交所,上市当日股票即飙升50.2%。作为第一家上市的可穿戴设备公司,Fitbit可谓赚足了眼球;《福布斯》杂志更是称之为 2015 年最令人期待的 IPO 之一。

  2007 年成立于旧金山的 Fitbit 是为数不多的较早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公司之一。而当时的可穿戴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两年后Fitbit 发布了它们首款可穿戴设备:一个夹子状的健康追踪设备,专门用来记录用户运动和睡眠数据。八年后的今天,Fitbit一步步成长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老大,攫取了34%的市场份额,估值 30 亿美元。

  Fitbit取得了成功,为目前混乱的可穿戴设备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那么可穿戴市场现状如何?产品和技术还有哪些局限?

  可穿戴市场现状

  Fitbit从无到有的八年耕耘更像是可穿戴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如今的可穿戴市场也不再属于数年前功能单一的健康追踪器。在资本的推动以及媒体的关注下,智能穿戴技术在不同领域中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除了以Fitbit为代表的智能手环产品外,苹果、三星、华为等传统硬件企业、耐克等运动娱乐企业以及谷歌、Facebook等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跟进,产品类别无所不包,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服装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了整个市场,可穿戴应用百家争鸣之势骤起。

  产品和技术的局限

  截至目前,日益壮大的可穿戴产业并未孕育出一款广受认可的杀手级产品:功能仍难满足市场需求,用户体验差强人意,用户需求发掘方向不明确,导致做产品定义时盲目追求功能上的大而全。如何才能利用最新的技术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我们知道,目前可穿戴设备基本上是以MCU或AP作为主控,通过各种传感器进行相关指标的测量,外加蓝牙或NFC等技术进行无线通信。虽然这些技术单列出来都相对成熟,但组合在一起满足可穿戴设备的需求还远不像“搭积木”那么简单。

  此外,续航问题也为可穿戴设备招来了不少非议,对于小屏或者无屏的智能手环来说,这个问题可能并不存在,但是搭载了LCD屏幕、CPU及GPU的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依旧延续了智能手机的尴尬,难逃一天一充的宿命。

  尽管无线充电、柔性电池和快速充电等电池相关技术在不断发展,但是还需时间。面对消费者日益强烈的低功耗需求和实时的娱乐功能多样化需要,现有的电池技术瞬间变得脆弱起来。可见,除了在电池技术上寻求突破,如何在保持高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较低的功耗,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摆在可穿戴设备业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悉,仅在中国市场,智能可穿戴市场规模将由2014年的22亿人民币发展到2015年的135.6亿,预计2017年将达300亿人民币,市场潜力巨大。这里我们给出智能穿戴设备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智能穿戴设备在关键技术、产业生态、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希望给广大重业者一些参考。

  

向上事业的趋势-13029196.jpg

 

  1.智能穿戴设备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

  1.1 智能穿戴设备概念及分类

  智能穿戴设备是能直接穿戴在身上或整合进用户的衣服、鞋帽等其他配件中,集成了软硬件而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新形态终端设备。目前,智能穿戴设备多以可通过低功耗蓝牙、Wi-Fi、NFC等短距离通信技术连接智能手机等终端的便携式配件形式存在,主流的产品形态包括以手腕为支撑的智能手表、腕带、手环等产品,以头部为支撑的智能眼镜、头盔、头带等产品以及智能服装、配饰等各类非主流产品形态。

  智能穿戴设备根据技术实现难易和功能特性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传感器应用的智能穿戴设备,例如Fuelband智能腕带、Jawbone Up智能手环、Fitbit Flex智能手环等。这些可穿戴设备,主要通过传感装置对用户的运动情况和健康状况做出记录和评估,通常需要与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连接进行数据的分析、管理、显示等应用;另一类是支持新型人机交互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除可实现基于传感器的应用,还可实现支持新型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例如Pebble智能手表、Galaxy Gear智能手表、GoogleGlass智能眼镜等,通过支持新型人机交互技术诸如新型显示技术(例如柔性屏幕、微投影)、语音交互技术(例如语音控制)、增强现实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例如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等方面,实现具有和智能手机类似的功能,通常与智能手机等设备配合使用,简化智能手机的操作,将智能手机的通信、娱乐等功能在可穿戴设备上进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