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物联网的关键载体是智能穿戴设备

  一是产业链的限制因素。由于智能穿戴产业技术的相关产业链技术不支持,只能在当前的PC、智能手机中寻找,至今产业链技术未搭建完成,其中包括芯片、传感器、交互、云平台、通讯等;

  二是产业技术人才的缺失。当前除了类似于FitBit、苹果、微软、谷歌之类的企业,借助于在智能穿戴产业上的探索培育专门的技术人才之外,其余很大一部分智能穿戴企业的技术人员来自于智能手机产业或PC产业。这部分产业技术人员由于受经验思维的影响,就带领着智能穿戴设备朝着迷你手机、PC的道路上去奔跑;

  三是产业理念模糊。尽管智能穿戴产业由谷歌凭借着谷歌眼镜产品引爆,但不论是谷歌还是苹果,在发布智能穿戴产品的时候,并没有清晰的传递出智能穿戴产业的理念,以及产业技术路径方向,导致一些从业者们只能凭借着自身的智慧,照样画葫芦;

  四是产业概念不清晰。当前不论是业内或是业外,对于智能穿戴产业的理解与探讨,通常都局限在人体可穿戴设备层面。其实可穿戴设备只是智能穿戴产业中围绕人体“智能”化的部分,在物联网的体系中除人体之外,还有诸如环境、工业、植物、动物、家居、汽车等“物”方面的智能穿戴产业。

  五是缺乏意见领袖。尽管当前对于智能穿戴产业的探讨可谓是新闻天天有,但大部分的从业者们都只是站在自身的产品,或者自身对于某项产品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智能穿戴产业,这显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智能穿戴产业领域,目前最缺的一方面是具有产业系统思维的意见领袖,另外一方面是能够对智能穿戴产业及产业链搭建方向提供正确、能有效引导产业方向的意见领袖。

  不过随着物联网大潮的来袭,以及媒体、资本、人才的不断涌入,智能穿戴产业将很快取得突破。只要我们正确地理解到智能穿戴产业是物联网时代关键载体的这一价值,承担着万物数据化的工作,也就是对“万物”进行数据化采集、监测、呈现、交互、控制。它本身并不需要承担着运算工作,数据处理则借助于无线通讯技术,转向由后端的云服务平台承担并处理。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对于当前的物联网或是智能穿戴产业的从业者们来说,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理顺产业的发展路径与产业的搭建思路,真正开启物联网时代的大门。

 

  作者简介:陈根,智能穿戴产业专家、智能家居产业专家,科技、财经评论员;著有《可穿戴设备:移动互联网新浪潮》、《智能穿戴改变世界:下一轮商业浪潮》,以及《包装设计及经典案例点评》等设计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