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技术发展态势回顾:震荡、合并与发展

  云计算在2015年年内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众多服务供应商也纷纷拿出自己的应对举措以抗衡Amazon一家独大的局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了解云技术在过去一年当中经历的 七种积极 与 三种消极 状况。

  云计算近年来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但其同时也仍是一个相对年轻且发展迅猛的领域。在2015年当中,我们亲眼见证了云计算遭遇的数次震荡,而这或许也预示着云技术未来将要呈现出的发展态势以及遭遇的新型问题。

  纵观2015年,最具份量的大事件无疑当数Amazon Web Services的全面上位——其不仅已经成为一家极具规模的云服务供应商,同时整体规模在2015年年内增长到了上一年的两倍,另外这位云巨头还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财报答卷。

  积极状况 : 2015年第一季度,AWS母公司Amazon首次发布了其营收状况。今年4月23日,Amazon指出其旗下的Amazon Web Services事业部在当季度的营收总额已经达到15.6亿美元,其中运营收益为2.65亿美元。相较于Amazon在线零售业务,如今AWS也已经成为另一款不容忽视的营收贡献力量。

  而这一年中最糟糕的消息同样来自Amazon——其仍然处于云客户群体快速扩张的成长阶段。今年4月23日,AWS的财报指出其当季度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0%,而Amazon的基础设施规模亦超过了其全部竞争对手现有资源的总和。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立足于云技术构建而成的自动化服务确实能够支撑起一家有利可图的云服务厂商,而且其服务方案对于客户确实极具吸引力。

  消极状况 : 不过坏消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这片新的业务天地当中站稳脚跟。Amazon公司已经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在线零售业务外加云部门的Web服务成为一台造钱机器。而其它任何想要与之对抗的潜在厂商,都必须首先考虑自己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源建立起全球数据中心链并借此提供在线计算服务。原先我们仅仅把Amazon视为众多竞逐云服务供应业务的厂商之一,当时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每家供应商都能够在其中分得一杯羹并向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方案。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事情的实际发展方向并非如此。

  即使作为较为成功的Amazon竞争对手,微软公司与之相比在规模上仍然小得可怜。德意志银行分析师Karl Kierstead猜测称,微软Azure在2014年内的营收大约在5亿美元到7亿美元之间,或者说只相当于Amazon的十分之一。

  Gartner公司云分析师Lydia Leong于今年5月表示,Amazon的云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达到其余14家最大竞争对手总和的十倍,而她在2014年进行对比时二者的比例还仅为五倍。

  

 

  这一结论的出现似乎引发了业界的一系列震荡。Rackspace公司决定从竞争激烈的公有云市场上抽身而出,并转向全力打造其业务托管服务。惠普方面则于2015年年末宣布其将于明年1月关停自身Helion云业务,并将注意力精中在帮助企业客户建立私有云体系方面。

  戴尔、EMC以及VMware都表示自身有意涉足云业务,而最近EMC对Virtustream服务的收购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几乎没有几家云服务供应商拥有充足的财力承受云IaaS市场竞争中所必需的投资压力,”Leong在报告中写道。

  积极状况 : 要说还有哪家企业拥有必要的财务实力,那么IBM显然应该当选,其目前已经公开宣布将投资10亿美元以拓展自家SoftLayer IaaS与Bluemix PaaS方案。而根据Forrester公司的估算,IBM方面已经快速吸引到了大量来自企业客户的相关资金投入。

  2015年年末,Forrester方面表示云服务领域已经出现了三位潜在巨头:Amazon、微软以及IBM。微软执行副总裁Scott Guthrie也常常提出同样的观点:三大云供应商即将定型。不过Guthrie从未将IBM考虑在内,他给出的答案是Amazon、微软与谷歌。

  消极状况 : 另一位具备雄厚财力的竞争参与者正是谷歌公司,其拥有赖以生存的搜索引擎营收并在积极构建其Google Cloud Patform、App Engine以及Compute Engine等多种云产品。不过今年11月公布的Forrester调查报告指出,要想在公有云市场上一展身手,光靠财大气粗是远远不够的。“尽管拥有出色的技术储备与业务规模,谷歌公司在2016年年内仍然无法真正将其云业务推向理想的高度,”这份报告指出。不过报告并未提到其为何认定谷歌目前尚未真正进入企业业务领域。报告只是明确提及,谷歌公司在云市场上的积极表现尚未来临,而且其实现日期有点像“等待戈多”困局;突破性的成果似乎总在不远处,但却一直没能真正出现。不过初创企业对谷歌云表现出了非常深厚的兴趣,且乐于将大量资金投入至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