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一部电影的20年延宕史

  

 

  2016年6月8日,《魔兽》在中国正式公映,2天后,这部电影才会登陆北美市场。

  然而提前在欧洲上映的《魔兽》遭遇到了全面的负面评价,成本高到1.6亿美元的该片被认为“在美国市场就是个大大的问号”,而对它的北美票房预测也仅有7800万美元。保留争议,这部电影却在中国市场引发了端午小长假档期的观影狂欢,上映二日已破6亿的票房,不如说是中国观众对《魔兽》历史的一次致敬。

  这部电影最早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

  1991年,3个 UCLA 的学生成立了 Silicon & Synapse,一年后,三人才拿到了学士学位,直到1994年,这家公司才最终定名为暴雪(Blizzard)。

  同样是在1992年,美国视频游戏开发公司西木(Westwood Studios)在 DOS 上推出了即时战略游戏《沙丘2》(Dune II),确立了当代 RTS 游戏的基本模式——战争迷雾、鼠标微操以及基于资源收集的经济系统等等这些日后玩家耳熟能详的游戏方式在这款游戏中以让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得到了呈现。

  同一年,在与前任妻子离婚整整10年之后,乐坛传奇人物大卫·鲍伊(David Bowie)终于开始了他的第二段婚姻,在婚礼上担任他伴郎的正是他与前妻的独生子邓肯·琼斯(Duncan Jones)(以下简称“琼斯”)。此后的10年中,这位小伙子曾梦想成为职业摔跤手,却最终从哲学专业毕业并继续攻读博士,然而,琼斯最终选择退学转而进入了英国电影学院——这家伙后来成为《魔兽》的导演。

  在历史奇妙而并不为当事人所洞悉大局的某个节点,上述人与事各自按着自己生活的轨迹按部就班地运行着,直到10多年后,他们终于因为一部电影纠缠在了一起。

  在过去近20多年的时间里,这个叫《魔兽》(Warcraft)的电影的制作本身就是一部包含了电影游戏行业起伏、各方人马勾心斗角的故事。

  暴雪时代的《魔兽世界》

  《沙丘2》推出后大获好评,西木就立即暗中投入到了“命令与征服”(Command & Conquer)的开发中去。诡异的局面是,其后2年时间里再没有一款 RTS 游戏推出,市场上出现了对 Silicon & Synapse(暴雪的前身)而言难得的真空期,他们乘机推出了《魔兽争霸:人类与兽人》(Warcraft: Orcs & Humans)。

  事实上,这款被广泛认为是模仿《沙丘2》的游戏在1994年刚面世时并没有得到媒体多少的关注,不少媒体甚至直到11月游戏发售数月之后才开始对它进行评测。但是,从夏天的 demo 到此时游戏正式上市,这家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成功地俘获了数以万计的玩家的认可。

  和《沙丘2》相比,《魔兽争霸》在故事背景上花了更多了工夫,塑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宏达的世界观和充满细节的剧情故事。而真实的历史是,在最开始开发游戏的时候,剧情是开发团队最不在意的,当此后被誉为“暗黑之父”的罗普尔(Bill Roper)在录音室准备念开场白时才诧异地发现根本就没有剧本!不少在以后被玩家津津乐道的剧情和对白实际上都是临场即兴发挥的成果。

  1995年,靠着《魔兽争霸》一战成名并摆脱了财务危机的暴雪推出了《魔兽争霸2:黑潮》(Warcraft II: Tides of Darkness),上市9个月内,这款游戏的销量就超过了120万份。

  这时,暴雪有了新的想法。他们试图通过互动的虚拟技术在游戏中营造更真实的世界,同时把游戏开发的重心转移到了故事情节上。

  为了制作《魔兽历险记》(Warcraft Adventures),暴雪和 Animation Magic 进行了合作,后者主攻此时的暴雪尚不擅长的手绘动画效果以及开发引擎,而手上已经握有《魔兽争霸》系列和异常成功的《星际争霸》(StarCraft)的公司则主要负责游戏的剧本、艺术设计和背景故事。

  不过在游戏开发末期,甚至连暴雪内部都开始逐渐失去了信心。他们请来著名设计师对游戏成品进行审查,在经过数周的试玩之后,对方告知暴雪需要重写游戏剧本以及重新编排任务关卡。尽管这意味着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以及显而易见的跳票,但是,暴雪还是义无反顾地对游戏开始进行大改。

  与此同时,LucasArts 发布了2D 冒险游戏《猴岛的诅咒》(Curse of Monkey Island)并公布了旗下第一款3D 游戏《冥界狂想曲》(Grim Fandango)的开发计划。这最终彻底击溃了暴雪的信心和希望,他们发现即使《猴岛的诅咒》beta 版本中的手绘动画效果都比《魔兽历险记》还好,而《冥界狂想曲》更是已经把2D 技术弃如敝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