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连开四场讲座 奥巴马想用人工智能实现美国梦

人工智能浪潮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人担心人工智能会剥夺走部分人类的工作。在美国和日本,用机器取代人力所造成的失业问题已非常现实。

针对这一问题,在当天的演讲中,艾伦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Oren Etzioni表示,AlphoGo取得的胜利是深度学习的胜利,但目前人工智能还处在“黑暗阶段”,并没有外界所说的到了取代人类的阶段。他以一句话为例子:人们呼吸空气。对于人类智慧而言,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可以有成百上千种,但对于机器而言,要解释和理解这句话,却需要给机器输入更多特定的语境和词汇。

在Oren Etzioni看来,人工智能不会终结人类,而是让人类拥有更多的能力。对于人类而言,可怕的不是人工智能的崛起,而是人类要为人工智能所作出的决定负责。他仍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例,当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事故后,谁应该为事故负责任才是人类未来需要讨论的问题。

微软纽约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Kate Crawford也参与了当天的讨论。她认为解决人工智能安全的问题,可以借鉴大数据产业的经验。在数据的获得、数据的使用以及数据的公开等环节都需要做到透明、可查证,对于人工智能的使用来说也应如此。

各国争相发展人工智能

在美国,人工智能不仅受到政府的重视,美国的一些科技巨头也在努力追赶人工智能的浪潮。

谷歌CEO已强调会打造一个以人工智能优先的未来,扎克伯格也将人工智能作为Facebook接下来10年规划三大支柱之一,微软、IBM、亚马逊等公司都在并购或自主研发各自的人工智能技术。

而除了美国外,人工智能也已经登上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议程。据日媒报道,日本政府计划截至2017年3月,斥资40亿日元(约人民币2.5亿元)推动农耕自动化,并协助企业开发20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

2016年4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三部委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中国机器人产业未来5年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要实现“两突破”、“三提升”,即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并且点名发展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 AGV、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这10大标志性产品。

在各国争相发展人工智能之时,白宫选择在这个时期普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效果如何,值得期待。

登陆|注册欢迎登陆本站,认识更多朋友,获得更多精彩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