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计算:IBM的Watson如何改善中国医疗

孔鹿

2016年年初,IBM的女掌门人罗睿兰(GinniRometty)宣布将公司整体向认知解决方案和云平台公司(CognitiveSolution&CloudPlatformCompany)转型之后,IBM开始逐步向外界展示自家的认知计算机器人Watson在深度问答技术之外的商业价值。

对于IBM而言,在认知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个是十多年前IBM研发的计算机“深蓝”(DeepBlue)战胜了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第二个是,2011年以这家公司创始人ThomasJ.Watson的名字命名的智能计算机Watson在经历三轮的比赛后,最终赢得了问答节目《Jeopardy!》(危险边缘)的冠军。Watson7.7147万美元的成绩,把参加这个节目最聪明的两个人类选手远远甩在了后面。

而如今,体积从主卧缩小成3个叠放的比萨盒大小,拥有超过30个API的Watson正忙着将认知商业领域颇具前景的医疗领域带到中国市常

2016年8月12日,WatsonforOncology(Watson肿瘤解决方案)进入中国的契机,代表WatsonHealth(Watson健康)开始进入中国,将用认知计算技术助力中国医疗事业发展,在中国推行“认知医疗”。

在此之前,Watson健康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更多集中在中国之外的市常在2015年4月设立Watson医疗业务后,在国际上,IBM先收购了几家规模较小的医疗数据公司,并跟苹果、Johnson&Johnson和Medtronic建立合作关系,还与大型药房连锁店CVSHealth达成合作。

而这一次,IBMWatson的野心是期望通过与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商业机构和学术团队合作,推动认知医疗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医疗健康领域面临的一个突出挑战是,优质健康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除了要在政策和体制上想办法之外,我们更要向科技创新要解决方案。”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解释道。

被改变的癌症诊断

对于认知商业,罗睿兰的观点是“未来是认知的,而我们正朝着一个认知的物联网前进。”

而万物数据的物联网时代给当下医疗领域带来的困扰是数据太过冗杂。

IBMWatson医疗与生命科学项目带头人罗布·默克尔提供的数据是,在研究领域,每年发表的文章足有70万篇之多。每位研究人员平均每年要阅读200篇文献。“当所有数据来源都被包含在内之后,每个人能够产生1100TB的数据。这远远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大脑是不可能处理这么庞大的数据量的。”

于是,一个能够代替人类处理这些海量数据的系统在如今的认知时代备受期待。

三年前,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与IBMWatson达成了合作,共同训练IBMWatson肿瘤解决方案(WatsonforOncology)。

据了解,这是一个基于认知计算系统的方案,可以分析大量的数据,包括医学文献、病人健康记录、临床试验和病历等,从而为癌症病人符合个人化特征的、对症的,有权威依据的治疗建议。

具体来说,WatsonforOncology在获取了病人的情况后,能不断地从全世界的医疗文献中筛选信息,找到与病人所患癌症相关度最大的文献,并分析权威的相关病例,根据病人的症状和就医记录,选取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案。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提供的数据,2016年,美国约有170万新增癌症病例,其中约有60万人会因此死亡。约有40%的美国人会被诊断出患有癌症,这种疾病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仅需约十五分钟,Watson肿瘤解决方案便能完成一份深度分析报告,而这在过去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完成。针对每项医疗建议,该系统都会给出相应的证据,以便让医生和病人进行探讨。

同样的癌症问题也困扰着当今中国。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天大约有12,000个新的癌症诊断病例。对于医生专家来说,实现精准的癌症诊断不仅需要了解先进的最佳治疗方案实践,不断地对庞大且复杂的肿瘤研究资料进行深度的研究和分析,他们最大的挑战还包括每天以秒递增的海量数据,这其中包括80%的非结构化数据(例如声音、行为等)。

日前,IBM与杭州认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在华已有21家医院计划使用经由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训练的IBMWatson肿瘤解决方案,以期基于此认知计算平台助力中国医生获得个性化的循证癌症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