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管道成城市重要基础设施

根据最近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多地已在政府大数据开放领域有积极探索,其中贵阳、上海、广州等地已经引领先潮。贵阳市正在积极推进“十大工程”,着力把贵阳建设成为以大数据内容中心、服务中心、金融中心为内涵的“中国数谷”;上海市政府会同公安局、环境保护局、气象局等多个单位开放10个专用数据集,面向全球征集交通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广州工信委正在筹建大数据管理局等等。可以预见,在《行动纲要》的积极鼓励下,会有更多地方政府参与到大数据开放与应用中去。

大数据管道成城市重要基础设施《行动纲要》推出前,各地政府大数据谋划和探索已经纷纷启动,推出后,中央和各地政府网纷纷转载和加以解读,更加速了大数据开放燎原之势。虽然政府大数据从战略高度和商业价值层面来讲,潜力无限,但必须强调的是,大数据初建期,铺管道将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

举例来说,贵阳已被外界誉为“中国数谷”,很多人对此不解,为什么偏偏是贵阳?贵阳市领导就此曾说,发展大数据需要四个条件:电力、气候、硬件和人才。当然,前两个是贵阳先天优势,三、四是人为结果。客观来说,具备这四个条件的地方政府还有很多,而且在人才层面或许还更有优势。但不管怎样,发展大数据都不能也不可能跨越铺管道环节。大数据顶层设计出台,首先强调推动政府大数据开放,言外之意,大数据管道已经成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

\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我国大数据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中,大数据基础建设占64.53%,大数据软件市场规模占25.47%,应用市场规模占10%。换句话说,大数据基础建设是目前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重中之重。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市场分析,九次方大数据总裁创始人王叁寿将目前大数据行业发展现状看做是城市建设自来水管道系统时期。在九次方B轮融资介绍会上,他说,每个城市只建一套自来水供水系统,不可能建第二套,所以,九次方大数据现在做的事就是快速布局政府大数据基础体系的建设,抓住了这个先机,就赢得了大数据市场的第一步。至于自来水问题,那就是基础建设后顺理成章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