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维:滴滴成功的关键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在业界看来,这巨大订单量背后实则体现的是滴滴出行超强的大数据计算能力。比如,如何将信息推送给更适合区域内的司机、谁优先获得订单,如何给乘客和司机补贴等等策略,都是要靠大数据的支持。

据滴滴大数据方面的工作人员透露,滴滴根据成交率和应答率来进行智能激励,以此增加用户的叫车意愿,而通过大数据计算,则让订单匹配更加智能,实现了智能派单。比如以前司机需要开3公里才能接到1个客人,但现在可能0.5公里就能接到客人,在节省时间的同时,每天订单成交量也得到增加。

去年,程维提出了“潮汐战略”,整合社会上的专业运力和零散运力,并通过分档运营手段,来灵活满足高峰期低谷期不同时段的民众出行需求。

“分享经济”让生活更美好

2015年,在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后,滴滴开始推出了专车服务、快车服务、顺风车服务。希望建设一个中国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用互联网把路上所有的交通工具都连接起来,统一调度,互相分享。把出行需求搬到互联网上,把所有的供应搬到互联网上,通过一个云端的大数据智能交通引擎统一匹配和调度,提高整个城市出行的效率,提高每一个市民和司机的体验。

程维提到,在去年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在演讲的时候多次提到了分享经济。以及最近在数博会上听李克强总理讲话的时候,大段篇幅在讲中国分享经济的发展。

程维认为,中国很有可能是全球分享经济的领军国度,因为中国人多,资源分配不均,分享经济能快快速、经济实惠地解决人们的需求问题,并且,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这对于分享经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程维说,因为有了滴滴这样的出行方式出现,中国的城市白领购车的意愿在过去两年时间力下降了20%,这是麦肯锡的一份报告里的数据。

接下来,滴滴有望推出漫游套餐,用户无论到那个城市都可以使用滴滴的车,月底时订单统一结算,并且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定制不同的汽车,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不管借助互联网还是分享经济,目的都是通过技术的进步,通过更先进的模式和理念,能够让传统的、一百年都没有变化的、比较僵化的行业开始往未来走,并且以后会越来越好。

不得不说,互联网的核心之一就是去中心化,而分享经济正是去中心化的结果。

人工智能:互联网的下半场

程维说,工业时代最后的壁垒就是汽车工业,所有的工业品都会被互联网,被智能设备逐步取代。传统同业正在被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打败。苹果投资了滴滴,我们交流时候苹果讲他们对于手机的理解,跟别的手机品牌的理解完全不一样。之前所有的企业把它理解成一个硬件,工业产品就是一个机械硬件,软件只是它里面的一个操作控制系统而已。

苹果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硬件公司,它更加看重的是软件中的千万种可能和后续的价值。

美国所有顶尖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做未来汽车,苹果在做汽车,特斯拉在做汽车,Google、Uber在做无人驾驶,他们相信颠覆这个行业的一定是像苹果一样的科技公司,会有一个互联网公司做一个未来的智能汽车出来。他们说未来的智能汽车首先是一个互联网汽车,是一个无人驾驶汽车,是一个电动汽车,是一个按需定制的汽车。

这是一个互联网革命逐步替代工业革命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趋势。互联网汽车一定会打败所有的传统汽车。所以今天滴滴这种移动出行方式只是互联网出行的第一朵浪花,是整个汽车第二次革命的前奏而已,下一步就是分享汽车、智能汽车、无人驾驶。

工业革命时代本质是机器替代人的体力,把人从体力劳动里面解放出来,互联网时代上半场结束了,下半场是人工智能。信息革命的本质是机器替代人的脑力,把人从未来会越来越复杂的脑力劳动中替代出来。

互联网20年的上半场已经过去了,今天中国和全世界大多数行业都被互联网连接了。

互联网的下半场开始的时候,创业机会已经很少了,现在互联网创业也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创业就跟买股票是一样的,在大家都买股票的时候就不应该买了,连大妈都在买股票就应该卖了,大家都不买的时候就应该买。下半场开始有了数据,开始有了计算能力,开始有了更先进的算法,人工智能是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算法,第二件事情是大规模的云计算能力,第三件事情是海量数据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