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迷潮下的教育研究及其想象力

中国IDC圈2月26日报道:“大数据”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甚至是一种时尚。人们还没来得及知道它“是什么”,就已经置身其中并迷狂不已,更别提仔细思考“为什么”了。所以,用“迷潮”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产业、金融、物流等各界人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热烈讨论这种新技术和新资源所带来的巨大福利,生怕落下新时代疾驰而过的“幸福列车”。尚在努力向“小数据”靠拢的教育研究,似乎也按捺不住转型的冲动,宣称“传统数据研究无法做到的事,传统研究方式苦苦纠结的许多难点,都在大数据到来的那一刹那遁于无形”。[1]本文绝不是否定大数据本身及其在教育领域内的广阔前景,而是在正视到大数据为教育研究所带来的机遇的同时,针对大数据“迷潮现象”展开反思,并在这个意义上,呼吁重新审视教育研究想象力的重要性。

一、基于大数据的教育研究前景

对于“大数据”,虽然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定义,但是它的四大特征倒是得到了一致公认,基本可以概括为四个V:大容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快速度(Velocity)以及高价值(Value)。这些特征都有广阔的教育研究前景:“大容量”的特征与教育数据的深度挖掘密不可分;“多样性”特征可以有效处理各种形式的教育信息;海量数据的“快速度”处理方式能及时给教师反馈相关学生的学习信息;而“高价值”则意味着彻底重塑传统教育教学决策模式。

(一)“大容量”与教育数据的挖掘

事实上,由于受制于工业社会的技术与思维方式,我们不得不承认以往对于学生的了解是很少的。学生(产品)只是一个工厂(学校)待完成的原材料,我们只需知道原材料的基本信息,如材料来源(生源地)、质量(入学成绩)就行了,这些简单的学生档案抹杀了大量学生的个性化信息,以至于因材施教成为极其奢侈的想法,结果就是产出的学生大多成为了工厂的标准件。“大数据使得许多过去不可获取、计量、存储和分析的信息都有了数据化的可能;在互联网、电信和卫星通信技术的支持下,迅速普及的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不断涌现的诸多工具设备正在以数据的形式追踪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将这些数据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2]学者们可以利用大数据一些成熟的数据挖掘技术与分析方法进行教育研究。例如,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正式运行了全国首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系统”,学校依据学生的基本家庭情况、所获“奖、助、勤、贷”等资助信息、餐饮信息(校园卡)等,通过数据库有效整合,为更全面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提供了可能,因此该预警系统将扫除资助的盲区。通过预警系统,学校可以更好地“认定”困难生,从而可以调整帮困资源的使用,科学、公平使用帮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促进学生全面成长。[3]当然,随着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逐渐提高,关于学生各种信息的挖掘会越来越深入,利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但数据挖掘的前提肯定要保护好学生的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

(二)“多样性”与教育信息样式的处理

大数据的多样性(Variety)特征也为教育研究带来诸多便利,由于大数据背后强大的数据搜集和转化技术,使它能够有效应对诸如文字、音频、视频、图片以及地理位置等等类型繁杂的信息。学生的年龄阶层跨度比较大,教学内容与科目繁多,所以教育研究中,学生数据的搜集手段自然会多种多样。比如幼儿园的儿童和大学生、文科教学科目与理科科目、活动课与讲授课等等的差异,都要求有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但无论是什么样式的教育信息,都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进行采集,从而产生大量有价值的数据。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教育App软件,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实时进行各种文字、音频、视频的沟通互动,虽然这些电子平台增强了各教育主体的交流与沟通,对于传统教学有所助益,但是这些应用软件大多源于应用商店(App Store)的随机下载,“并非为教育目的定制,只能对某一个教育环节起到辅助作用,这也造成了有些软件的设计可能并不符合我们的教育理念,而学生家长误以为这是教育者推荐的产品,更重要的是我们无法获取在应用这些软件过程中学生所产生的数据,使得大量真实、有研究价值的数据流失,所以如何设置个性化的、符合特定教育目的的教育软件,重视其中数据采集的工作,并且设计数据收集的类别与标准,是未来一个巨大的发展前景,因为这将是改变课堂最重要的大数据来源。”[4]而技术支持下的多样性教育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无疑会对传统教学产生巨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