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征信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市场

在探讨完华道征信、考拉征信这八家大数据征信企业的数据来源、商业模式之后,我们发现整个大数据征信市场存在着多个共性问题。

首先,需要讨论的是对这个市场的前景预测:有机构预计未来规模将达千亿,然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王煜却在今年8月的一次活动上泼了冷水,认为这其中有“忽悠”的成分。

大数据征信,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市场?

“个人征信牌照有可能在12月下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IT行业及互联网+首席分析师符健预计,牌照的发放应该不会拖到明年。

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包括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等在内的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六个月。然而目前,征信牌照却迟迟不见踪影。

即将开启的中国征信市场,到底有多大?对未来市场规模的预计,正影响着创业企业和资本进入征信领域的脚步。

乐观者:不止千亿

网易科技能够查询到的最早的一份关于征信行业市场规模的估算,来自平安证券2014年9月发表的行业专题报告《计算机行业征信市场系列研究》,这份报告预计中国征信行业未来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其中企业征信市场规模有百亿元,个人征信市场规模有千亿元。这份报告的作者即为符健,这是他之前供职于平安证券时所写。

符健认为,企业征信市场和国家经济总量相关程度大。中美经济总量将逐步接近,中国企业征信市场应当与美国企业征信市场相当,有百亿元市场空间。个人征信市场,决定市场空间的主要因素是人口总数和价格水平。美国个人征信中征信报告和评分查询有250亿元市场规模。中国人口总数是美国的4倍,假如征信价格水平能与美国征信价格水平趋同,中国个人征信应当有千亿元的市场空间。

中诚信征信执行董事孔令强的估计更为乐观,他认为未来市场空间不可估量,可能不止千亿,有可能超过万亿。其中的逻辑是:传统的征信产品主要是金融机构在使用,但是未来征信产品的应用领域会不断拓展,尤其在消费领域还有很广阔的市场空间,消费金融在中国正在快速增长。除了信用报告查询,征信还可以有许多衍生产品和服务。在美国,衍生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是信用报告的4倍。同时,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近9亿,4G用户才1.62亿户,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消费才刚刚开始。

美国富国银行高级副总裁王强在财新撰文《给中国个人征信市场估值》,观点相对保守,认为中国个人征信市场规模大概只有350亿美元。这个数字,换算成人民币,也超过了2000亿。他采用的估算方法是,先估算出美国征信企业为美国节省的收集信用信息的成本,这个就是征信行业创造的总的价值。进一步,再估算出征信企业能够在其中分得的收益和最终的利润,然后根据一个大致的比例,进一步得出征信企业的整体市值。

悲观者:创业公司市场空间不大

然而,对这个市场并不那么乐观的观点也同样存在,并且悲观的理由也不少。

王煜所指的“忽悠”,亦有来由。他认为,征信市场上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容易赚钱,干征信需要资金,资金还不是最重要的,需要技术,需要人才,需要反映信用信息的数据。他批评,有些机构说有几个数据就想干征信的想法。他强调,做好征信工作,需要主体大量的反映信用信息的数据,需要艰苦的努力,需要真抓实干,实干兴邦。所以搞攀比,抢位置,不真心干或者说没有能力干,没有实力干,是不可持续的。

考拉征信总裁李广雨认为,只是理论上存在千亿市场的可能性。但是中国的市场环境和美国不同,美国征信机构获取数据是低成本或者无成本的,中国征信机构获取数据的成本比较高,这会造成征信产品的价格较高,从而在整体上影响征信的市场规模。同时,他认为中国的数据质量也存在问题,“很多数据并不真实。真,你就赢了。”李广雨向网易科技表示。

不那么乐观的并非李广雨一人。熊猫资本投资经理李豪达并不认为这个市场对创业者来说有很大的空间。

熊猫资本创立于今年5月,关注早期项目投资。李豪达专门负责看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业项目,他告诉网易科技:“风投的逻辑是‘赌大不赌稳’,大家希望能投出‘独角兽’公司。基于目前的看法,我们是不会投征信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