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征信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市场

他的逻辑层层递进:第一,市场规模有限;第二,在有限的规模中,市场机构空间不大;第三,牌照公司激烈竞争,创业公司生存不易。

“中国征信市场体系目前是以公办的央行征信中心及地方征信机构为主体,留给市场的空间本来就不大。”李豪达说,他查到的数据是:在央行开放个人征信牌照前,2015年国内征信市场规模预计约60亿元。央行征信中心市场占比接近70%,短期留给市场机构空间大约只有20亿元。

李豪达认为,牌照第一批通知8家做准备工作,后续未知。若后续不发牌照了,那别的企业在个人征信市场根本没戏。若后续发放多个牌照,则个人征信市场会加剧现在以牌照融资,跑马圈地收购团队和小型征信公司的局面。未来征信行业将面临数据同质化、产品同质化、价格战的问题,甚至互联网免费的思路,降低行业整体产值。

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当中,他认为留给创业公司的空间也不大:“牌照征信公司依托牌照赋予的融资能力及数据源权利做大,与之相比,纯数据征信的创业公司,无论在融资、独特数据源、团队方面都不占优势,但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同样激烈。”

因此,他得出结论:“我不认为初创公司能在征信领域发展壮大,成为未来的寡头之一。”

也有正准备进入征信市场的创业团队向网易科技表达同样的担忧。他们觉得这个市场的未来有些“看不懂”,尤其看到有关国家或各地政府要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新闻时,他们会有些迷茫:“那我们这些小公司还有戏吗?”

现状:市场开启困难重重

多方能够形成共识的是,当下,要开启这个市场的确困难重重。

首先,中国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条块分割与垄断,就是个大问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2014年7月发表了《征信系统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影响研究》报告。其中指出:(以下内容摘自该报告,对部分举例进行了删减)

目前,中国企业信用数据主要分布在工商、质检、海关、公安、法院、技术监督、财政、税务、商务、银行等政府和业务部门,少部分数据存在于企业。目前,数据的开放还不完整,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征信的需要。而近年来,地府政府热衷于构建当地征信系统的举动更是加剧了企业征信数据的封闭。……地方政府建立企业征信数据库后要么以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运作、要么以企业形式运作,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具有商业谋利性,这样就更加剧了地方政府对数据的封锁和垄断。

中国个人公共征信系统以央行征信中心为主,构建了覆盖全国的个人 征信系统,同时许多省/直辖市政府都已经或者正在构建本行政区的征信系统。这就使得同样一个人的信息既出现在央行征信系统,也出现在地方征信系统,但是信息格式却不完全一样。这不仅加大了信息采集成本,也为地方与央行征信系统的对接增加了技术难度。各行政区域间经济往来的密切和人口流动的频繁,又对省际间个人征信系统一体化提出了要求,可是不同的省巿标准不一,而且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领导,这就为省际协调增加了困难。再加上有的是以事业单位的形式运行,有的是以企业的形式运作。这就更加大了省际协调的难度。

同时,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尚未普及,个人及家庭的收支状况不透明,以致消费者进行信用记录的基础数据缺乏,个人信用记录采集困难。在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居民的一部分收入并不在工资单上体现,这部分灰色收入不仅规避了税收的制约,也很难被征信系统所捕获。 在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11月7日的“互联网金融系列沙龙”上,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曹红辉也提及该问题。他说:“十几年前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个人资产信息收集难度非常之大。”

数据条块分割与垄断之外,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也制约了征信市场的发展。上述报告指出,中国目前尚没有一部法律为个人金融信息提供直接的法律保护。这一方面是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另一方面是个人信用机构由于面临侵犯个人隐私的指责而难于全面开展工作,这就直接制约了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在中国征信业50人论坛秘书长刘军看来,在数据来源、法律规定两方面的制约条件之外,市场的开启还面临技术限制。截至今年9月,央行征信系统已经收录8.7亿自然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为3.7亿人。其余5亿人没有信贷记录,如果要通过这些人在第三方商业征信机构的数据来进行信用分析,等于是用非金融数据分析金融风险,这个目前难度非常大,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比如宜信的体系花了9年才慢慢建立起来,没办法,必须这样。”刘军向网易科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