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细菌开始横行,物联网能否成为抵制“奇兵”?

  国人似乎一直生活在被食品安全问题支配的恐惧之下。先有餐饮行业的地沟油事件,后有肉联厂的注水肉事件。现在,又一个严峻的食品安全威胁摆在了大家的面前——抗生素在畜牧业的泛滥使用。当人们将抗生素给动物当饭吃之后,“超级细菌”成为悬在所有人头上的一把刀。那么,吃了地沟油依然坚挺的国人能否在“超级细菌”的侵蚀下继续安然无恙,没有人敢去赌。因为,输了的代价可能就是灭种灭族。

超级细菌开始横行,物联网能否成为抵制“奇兵”?

 

  图|超级细菌

  抗生素是什么?

  抗生素是在低浓度下就能选择性地抑制某些生物生命活动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化学半合成或全合成的衍生物。抗生素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抗生素不仅有抗菌作用,其作用还包括抗肿瘤、抗病毒、抑制免疫、杀虫作用、除草作用等。

超级细菌开始横行,物联网能否成为抵制“奇兵”?

 

  图|抗生素

  抗生素的生产根据其种类的不同有多种方式,如青霉素由微生物发酵法进行生物合成,磺胺、喹诺酮类等,可用化学合成法生产;还有半合成抗生素,是将生物合成法制得的抗生素用化学、生物或生化方法进行分子结构改造而制成的各种衍生物。按照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喹诺酮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抗细菌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抗病毒抗生素、畜用抗生素、农用抗生素及其他微生物药物(如麦角菌产生的具有药理活性的麦角碱类,有收缩子宫的作用)等。

  动物吃抗生素和吃饭一样频繁

  兽用抗生素为用于牲畜以治疗或预防其疾病的发生,或通过加快动物生长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类药物的统称。有说法称兽用抗生素或主要用于动物的抗生素暴露,与儿童超重或肥胖有明显的联系。而兽用抗生素的滥用,也使当今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

超级细菌开始横行,物联网能否成为抵制“奇兵”?

 

  图|兽用抗生素

  数据显示,全国2013年使用的16.2万吨抗生素中,兽用52%,人用48%,一年超过5万吨抗生素排放进水土环境中。

  2014年以来,抗生素使用量仍在上升,其中绝大部分是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不是治疗疾病使用。我国已经连续多次在各种食用肉制品、乳制品甚至动物源生化药品中检出抗生素残留。

  食品安全是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保障但在我们目前的现实生活环境中,连如此基本的权利都无福享受,这对亿万消费者来说是何等的悲哀,大环境如此,普通民众的放心肉权利根本无从保障,在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我们是没有任何权利选择放心肉的。

超级细菌开始横行,物联网能否成为抵制“奇兵”?

 

  图|滥用抗生素

  2017年315晚会上,抗生素再一次出现在被曝光的黑名单上。此次曝光中,这些非法饲料添加物的主要成分是喹乙醇。农业部早在2009年就曾发文并整治喹乙醇滥用现象,近年来更是多次制定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其它监管部门也一直在不断加大对喹乙醇等兽药残留的检测力度。

  喹乙醇是1965年德国拜耳公司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的一种抗菌促生长剂,最初用于防治仔猪腹泻,1976年欧共体批准用于畜禽饲料添加剂,国内于1981年研制成功,广泛应用于养殖业。近年来在水产饲料中,喹乙醇曾一度被称为“水产瘦肉精”,经历了从被忽略毒副作用到被客观评价的过程。喹乙醇的毒性随动物种属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特别对禽和鱼类,有中度至明显积蓄毒性和遗传毒性,对部分鱼类有明显致畸作用。鉴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明确规定,喹乙醇作为抗菌促生产剂,仅限用于35kg以下猪的促生长,以及防止仔猪黄痢、白痢,猪沙门氏菌感染,休药期(最后一次给药到上市日期)35天;禁用于体重超过35kg的猪和其他种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