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迫近科学和人文怎样转进?

人工智能迫近,科学和人文怎样转进?

第一场讨论主题为《启蒙、理性、诗意何以可能》,嘉宾依次为:人工智能专家张峥;数论专家,诗人蔡天新;法学家季卫东;神经科学家鲁白;由鲁白主持。

科学精神要求实事求是、创新,人文精神更看重个人自由和共同体的善意

鲁白:我觉得科学精神首先是实事求是,它要基于证据,可重复、可被实践来检验,同时,还需要超越前人的创新、实验科学的合作,以及与人文科学非常相似的批判精神和民主精神。至于人文精神,我以为有三条主线:人性、理性、超越性。做哲学、数学等探索时,理性尤其凸显。超越的对象涵盖自我、现实、时空。三位怎么看?

季卫东:今天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一方面,“寻求创新”是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另一方面,中国和世界都面临500年来的大转型。作为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国家,我们既要以新的启蒙运动、文化自省修正过去的认识,也要力争造就引领未来世界发展的新思想。

这样来看科学精神,有两点显得特别重要。现代科学主张以公理体系,即最简单的方式解释世界。1704年,发明力学体系后的牛顿又出版了《光学》,他特别强调以理性的分析提出科学的命题,然后用实验加以验证。这里面最需要的是科学家的独创性。但科学见解有很多暂时证明不了,如“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波假设,直到100年后的今天才被证实。因此又需要有怀疑精神,准许证否,这意味着真理的标准可以相对化。库恩的“科学范式革命”论认为,人们不断提出新的范式才是科学精神,在这里包容差异至关重要。

人文精神旨在追求人性、生活意义、公平正义背后的价值。它有两个核心维度:个人的自由和共同体之善。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的人道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是相通的。共同体的善意是对个人自由的制约,同时也是法学的理想。

张峥:科学精神希望用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尽可能逼近真相,而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是保证人类的发展。在逻辑上这两点会有冲突。当真相和发展相互矛盾时,如何投票?

个人体验与历史记录:人文和科学某种程度可以交融和相互提升

蔡天新:人文和科学很多时候相互融合。音乐和代数自古希腊开始都是关于数字1到7的学问;文艺复兴时画家LB阿尔贝蒂提出透视学,促成后来射影几何学的诞生;法国数学家彭赛列入伍后远征莫斯科被俘,在集中营里冥思苦想发展出现代射影几何学。音乐是时

间艺术的代表,绘画是空间艺术的代表;19世纪之后,两者结合产生了电影。

鲁白:作为数论专家,你的诗作被译成八国语言。我特别好奇,用数学家的逻辑思维如何写出富有激情的浪漫诗篇?

蔡天新:数学的理性与诗歌的感性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即延续自由。数学家靠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构想,诗歌也一样。诗人也有很理性的,如艾略特是个哲学博士。我并非按照数学逻辑来写诗。但几何就像绘画一样,熏陶了我诗歌的画面感。音乐感很强的诗歌容易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过去5年,是我数学研究最有灵感的5年,这得益于我写作和旅行带来的想象力。撰写经典数学家的人生也提升了我的眼界。体验需要时间,并非所有数学家都在40岁前做出最好研究的。

鲁白:张教授出生在人文之家,自己弹琴、摄影、读诗。您怎么看两者的关系?

张峥:从资深的文艺理工男角度来看,艺术对于科学来说是了解自己的工具。比如摄影,其实不是在拍其他,而是在拍自己。结构上的动感让人有欲望去交流。我觉得艺术既是对结构的遵循,也是对其有意义的破坏。三个伯克利大学的博士生建立一个音乐分析网站,海量下载乐曲,分析其背后的和弦进程,虽然有变化但都有相同结构。如250多年前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传世已久,但现代版的爵士钢琴对其和弦进程做了调整,依然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