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迫近科学和人文怎样转进?

艺术家的作品可以供我们了解大脑的途径。“通感”的表现手段极为丰富和怪异。对纳博科夫来说,字是有味道的,就像对李斯特来说音乐是有颜色

的。一般以为是客观的时间,在绘画《达利的钟》里是主观的。科学和技术是一个圈地的野马,技术可以把艺术推到不同的平台上去,比如在互联网上2000多人一同大合唱。

“李约瑟之问”的现代解答:追求实用,市场逻辑服从政治逻辑

鲁白:西方世界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出现了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等一系列大科学家,科学精神始臻于大成。中国有过“五四”运动,但对舶来品的借鉴并没有进入完成时态,中国有自己的科学精神吗?

蔡天新:科学精神在中国并非完全的舶来品。总结先秦数学知识的《周髀算经》已经提到32+42=52,《周礼》的“六艺”中就包括算术和艺术;但孔子的著作里已找不到数学和科学的内容。名家惠施是个哲学家和数学家,学说包含牛顿“无穷大”的原理,被认为是微积分的先驱。墨子也是一个数学家。

季卫东:值得回顾一下著名的“李约瑟之问”。在十几卷《中国科技史》里展示了大量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后,他追问中国为何没能形成科学体系?他的解答是:中国缺乏挑战精神,官僚本位的价值取向、对世俗实用性的追求都阻碍了个人内心萌发出浓厚兴趣与强烈好奇心。

从法律角度看,中国没有市场经济,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市场逻辑服从政治逻辑,这些都是原因。因此建立一套法治体系非常重要。“五四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但是少了自由;改革开放之后,作为自由基础的市场逐渐壮大,但需要稳定的制度基础才可有效运作。所

以,新启蒙运动要在“德、赛”之外加上“马(Market)、罗(Law)”两先生。

蔡天新:我反过来觉得,人文学者对于自然科学的了解要加强。我们国家士大夫精神占上风,有那么多国学大师,但缺少世界级的人文学科大师。分析哲学为何会成为21世纪的世界性思潮?因为它用了世界性的逻辑学作为思维方式,没有语言障碍。长久忽视这一点,会影响中国人文科学在世界上的地位。

未来中国的世界引领点:遵循生态价值观、以社会破解原子的孤独

鲁白:的确,今日中国在科学和技术上已有很大进步,要有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自觉了。但是人文、社科领域内情形如何?当中国崛起时,是否需要属于自己的当代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呢?一方面,中国的发展激动人心。跨国公司的老总对我说:来中国,是想借力于中国的进取精神。在美国和欧洲看到的是安于现状;中国人则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背后是包含着信念的精神和激情。但另一方面,中国问题重重,雾霾、交通阻塞、道德观念下滑。可是北大一位教授说:你看中国,以一幅照片来看是一塌糊涂,以一部电影来看就非常精彩。因为30多年的工夫,一代人经历了人生最大的起伏和变化。

季卫东:现在所有发达国家银行的长期利率都接近2%,短期利率接近0%。这种状况只有16世纪出现过,由此导致长期危机。转机是通过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人类找到了新的社会体制、经济发展模型、生活方式以及价值体系。当下,美国经济衰退已近10年,日本持续

了20年,再继续下去,既有体制和模式势必动摇,需要寻找新出路。

所以,中国对世界要有所贡献,至少要朝三个方向努力。首先是改变经济发展的美国模式。迄今为止产业革命的整个思维方式以征服自然为前提,而一种拥有未来的价值观应当带有强烈的生态取向。其次,中国社会在市场化过程当中被解体,原子化之后的个人非常孤独,无法对抗资本和市场的碾压,我们需要像唱《保卫黄河》一样呼吁保卫社会,并且致力于重建社会。第三,中国社会是关系本位的、网络化的。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关系结构无边无际,不断发展,中国人游刃有余的“蜘蛛人”经验或许有利于网络社会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