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只能为依附而存?

在我们如此焦灼的观望于智能硬件却不见丝毫起色之时,恍然发现那些稍显“智能”的家电类产品却已经走在了前面。天猫京东上“智能”电饭煲产品,销量破数万往往屡见不鲜,销售额也是轻松上百万,而反观点名时间,众筹额度能破百万,却是寥寥可数。 或许换个思路,做半独立的智能可穿戴产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穿戴设备的兴起,移动互联网元年的到来,仿佛不禁想起了美国互联与网PC业务乃至后来的数码电子产品的开端一般。然而,现在的情况是,自Pepple 手表在Kickstarter众筹额度突破千万美金之巨,苹果也凭借applewatch如愿进入可穿戴设备。从iWaitch的概念诞生以来,仅仅两年时间,今年的iPhone 6的全球发布会上伴随着新的大屏幕iPhone 产品的发布,Apple Watch也解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这是业界顶尖的公司对一项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产品的一项尝试,也许是并未发售而已,粉丝的情绪也并未如同想象中高涨。

如此开启可穿戴设备的元年,未免显得突兀。但是面对智能硬件与可穿戴设备的浪潮,国内则面临传统的山寨小厂的互相模仿,到互联网巨头的倾轧,一时间几乎到处都是互联网公司在做智能硬件相关产品了。其中阿里的天猫魔盒、百度和360推出的随身wifi,小米的小米手环(路由器)便算是其中比较知名的互联网硬件产品。连腾讯也不甘示弱,推出全民wifi,乃至百度后来的百度inside计划和腾讯智能硬件平台。虽然从前期信奉的是快速迭代,小成本轻量化的设计思路一直到后来的软件平台市场的争夺,互联网巨头们对这个行业已经渐渐走出生涩,在他们看来争夺互联网硬件的网络入口至关重要;

而另一方面,国内众多小厂的产品,也出现了一些初窥门径的产品。以睡眠监测,各种运动手环、智能插座等功能细分的“小而美“的产品。可惜接下来的,便是风起云涌的克隆和抄袭。但是总体来说,与手机互联的相关产品热度极高,但是依旧与“智能”相去甚远,在硬件领域,要说能做一款真正的”爆款”产品,实属不易。

智能可穿戴设备究竟是要解决什么?要朝哪个方向发展?始终是摆在中国智能硬件行业的问题。

这一幕,与2001年苹果凭借发布ipod改造整个数码产业形态也是十分相似的,当然如今的iPad也是做到了。当时,面对数码播放器厂商的低价策略,苹果反其道而行之,将产品便携性、存储器容量、软硬件兼容性体验做到极致,最终即使ipod高出对手数倍的销售价格,但依旧成功引领了一个数码电子设备的黄金10年。那么,今天的Apple Watch 又将走向何方?面对着低价的小米手环,国内智能硬件又该如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