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投资人不去AI大会了?太重复,看不到惊喜

自动化程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必须实现人、机器、机器人的合理分工和协同作业,才能最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换句话说,在工厂车间里,哪些是需要人做的,就让人做;哪些是需要机器做的,就让机器做;哪些是需要机器人做的,就让机器人做现阶段,智能制造还应该秉承“人机协作,以人为主”的原则。

宁振波认为,智能制造始于“状态感知”,要做到真正的智能制造,必须要先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便宜的传感器,二是数字化一切可数字化之物,三是网络化一切可连接之物。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具有联合国全部大中小分类的工业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正因为中国工业门类多且全,依赖纯粹的模仿和“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

“把德国的‘工业4.0’拿来,解决不了我们的一半问题,因为他们的工业门类不齐全、太少;把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拿过来也不行,他们的门类也不全,也有很多没有的,给不了我们太多借鉴之处。”宁振波说。

换句话说,任何一种外力对制造业的推力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巨大和神奇,真正的“智能制造”,必然要沉下去,慢慢来,着眼于长远的未来。

机会在“深水区”

今年10月,中金公司研究部发布了系列报告《PRIME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全盛时代》,描绘出我国制造业产品升级、研发技术升级、行业升级、市场升级、效率升级的“全盛时代”。

时下AI依然炙手可热,但重复的AI大会已渐渐让人看不到惊喜,投资人们普遍认为:下沉至垂直行业才是AI真正的机会。

孟醒表示,目前国内的技术公司都围绕着安防、金融等比较集中的行业,但在美国有很多进入到农业以及生产行业的团队。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必须“打散”在行业里产生的回报才会更大,“技术人员降维与传统行业合作,是一个有着更大发展空间的场景。”

在孟醒看来,工业很可能会成为AI下一个大规模的落地场景。

每个投资人都在寻找独角兽,它是否会出现在工业领域呢?

华创对此持乐观态度,因为国外的uptake、GE的predix已经跑起来了。但华创也表示,收获可能至少要过五年甚至到2025年,“做这一行的投资人需要非常有耐心。”

工业不是一个可以“挣快钱”的领域,其逻辑与互联网不同,需要一个一个工厂去磕,在不同类型的产线上夯实改造,即使快,也不太会出现估值一年翻十几倍的情况。

黄明明告诉「甲子光年」,面对别的领域“哐当哐当翻倍”的投资,不能眼红,更要着眼于长期大趋势,做“跟时间做朋友”的事。“你要想明白一个事情,你把你自己的专注领域做好,就已经是这个世界上top 1%的基金了。”

例如,一向以低调著称的达晨创投,16年来深扎在产业深处,其退出率、回报率远超一些大牌美元基金。

在明势看来,从最早信息层面的连接(产业之外),到产品的购买和销售、O2O等服务的对接(第三产业),再到企业服务软件对企业效率的提升(第二产业)、B2B等交易形式对企业供应链的深度优化(第一、二产业),顺着这个思路向前再进一步便可以发现:科技的下一个渗透目标应该是直接介入企业产品的生产、决策过程,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决策能力。

事实上,从互联网时代开始,科技的一步步发展就是逐步向线下产业结合、“探深”的过程信息是最浅的一层,百度;再往下是交易,阿里;再往下走是仓储配送,京东;再往下是IT系统、数据服务、供应链等其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

科技正由浅入深地渗透进产业中。新巨头的成长,不是因为代替了老巨头,而是战场扩大、从“深水区”成长起来的。